農業害蟲有哪些
來源: 發布時間:2021-01-07 09:28 瀏覽次數:
次
昆蟲綱是動物界最大的綱,已知物種超過85萬種,占動物總數的4/5。身體分為三部分:頭部、胸部和腹部,胸部有三對分節足,所以也稱為六足綱。昆蟲綱3綱33目,與生產密切相關的目有9目:直翅目、纓翅目、同翅目、半翅目、脈翅目、鱗翅目、鞘翅目、膜翅目、雙翅目。以下簡述了這些目的和重要科目,列舉了一些常見的農業昆蟲。
直翅目:直翅目,昆蟲綱中較大的一目,包括蝗蟲,蟋蟀,蟻蟻等。它的身體大或中等,咀嚼口器。前翼狹長,略微硬化,后翅膜質;有些種類短翅,甚至無翅,有些種類飛行力極強,能遠距離飛翔。后足強大,適合跳躍。
纓翅目:纓翅目,通稱薊馬,身體微小。一般黃褐或黑色。眼發達。觸角較長,銼吸口器。翅膜質,翅緣有密長的纓狀緣毛。
同翅目:同翅目:蟬、葉蟬、飛虱、木虱、粉虱、蚜蟲、介殼蟲等屬本目。大多數是小昆蟲和刺吸口器,它們的基部生長在頭部腹部后面,似乎來自前足基節。具翅類前后翅膜質,靜止時呈脊狀覆蓋在體背部,許多種類雌蟲無翅,介殼蟲、蚜蟲中常有無翅型,葉蟬、蚜蟲等也可傳播植物病毒。
半翅目:半翅目,通稱"蝽"或"椿象";多數體形寬略扁平,前翅基部有革質,末端有膜質,稱為半鞘翅,刺吸式口器;腹腔內有臭腺,其若蟲因腹部有臭腺而得名"臭蟲"、"放屁蟲"。
脈翅目:脈翅目,常稱為“蛉”;頭下口式,咀嚼式口器。捕食蚜蟲、蝶蛾幼蟲等肉食性益蟲。
鱗翅目:鱗翅目,昆蟲綱中第二大目。其最大特點是翅面覆蓋小鱗片,成蟲稱為蛾或蝶。虹吸口器,形成長形可卷起的喙;已知約有14萬種,其中蛾類90%以上,蝶類不足10%。蛾類和蝶類的異同蝶類觸角末端膨大,蛾類觸角呈線狀或羽狀;蝶類休息時翅膀合攏站在背上,蛾類休息時翅膀平放在身體兩側或收縮成屋脊狀;蝶類多在白天活動,蛾類多在夜間活動,通常趨光性強。如:小菜蛾、桃小食心蟲、二化螟、豆莢螟、玉米螟、三化螟、菜螟、稻縱卷葉螟、條螟、棉卷葉野螟、桃蛀螟、斜紋夜蛾、稻螟蛉、甜菜夜蛾等。
鞘翅目:鞘翅目,昆蟲綱第一大目,超過30萬種,占昆蟲總數的40%。通稱甲蟲,簡稱“甲”。一般身體堅硬有光澤。頭部正常,也有向前延伸成喙狀(象鼻蟲),末端為咀嚼口器。前翅角質化,堅硬,稱為鞘翅,無明顯翅脈。
膜翅目:膜翅目,包括各種蟻和蜂。在咀嚼口器中,前后翼之間的連接是由翼鉤完成的。
雙翅目:雙翅目,包括蚊、蠅、虻等。刺吸或舔吸口器。前翼膜發育良好,后翼退化為平衡桿。如柑橘大實蠅、瓜實蠅、美洲斑潛蠅、蔥蠅等。